English

学海勤求索 莨菪伴人生

——记我国微循环与莨菪类药研究开拓者杨国栋教授
2000-07-03 来源:光明日报 陈光曼 我有话说

在6月26日国际禁毒日前夕,记者走访了浙江省宁波市微循环与莨菪类药研究所所长、宁波市戒毒中心主任杨国栋教授。这位伴随着莨菪类药物研究走过了大半生的老人,虽然在这一领域中已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同行称他为莨菪药物研究和开拓的带头人;新闻媒体冠以“莨菪仙子”的花环,可是年过花甲的他,依然一如既往,孜孜不倦地辛勤耕耘在莨菪类药物这块土地上。他说:“我既然选中了莨菪类药物的研究,就要永不停息地为之奋斗下去。在学海中求索,在崎岖的山路上攀登,要的就是一股韧劲,一点精神”。

一生与莨菪类药物结下不解之缘的杨国栋教授,正是凭借这股韧劲和这不屈不挠的精神,在莨菪类药物研究中不断创新,并取得累累硕果。他先后发表有关论文60余篇;取得各项科研成果300多项,其中有10余次分获国家、省、市科技成果奖。由于他成绩卓著,1987年荣获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和“五一”劳动奖章。他是八、九两届全国人大代表,宁波市政协副主席,还是九三学社的中央委员,并在众多学术团体、研究学会任职。

“往事悠悠,莨菪伴人生”。杨国栋教授回顾起往事,甚为感慨。他说,跨进研究莨菪学的研究领域,得益于钱潮和祝寿河两位老前辈的启示。

据中医古籍记载:莨菪又名天仙子,性毒,服其子,两眼发红,狂浪放荡。为了揭开给莨菪类药物蒙上的这一层神奇的面纱,近百年来,中外学者对其做了大量实验研究,但多限于其抗胆碱的药理作用。60年代初,钱潮和祝寿河二老创用阿托品(属莨菪类药)治疗中毒型菌痢,用山莨菪碱治疗暴发型流脑,使患儿病死率大大下降,其微循环障碍发病学也显露端倪。当时年仅26岁的杨国栋,不失时机地随之开始在临床上尝试运用莨菪类药物治疗乙型脑炎,呼吸衰竭和流行性脑炎休克,不仅疗效好,而且副效应少。这些研究和临床应用使我国医学工作者又回到了早已被西方弃之不用的莨菪类药上。自那以后,杨国栋在研究莨菪类药物的道路上一发而不可收。他发现用莨菪类药物治疗感染性休克,使死亡率从原来的50%下降至14%;运用莨菪类药抢救河豚鱼中毒,病死率可大大降低;他甚至还发现莨菪类药对于治疗常见的草鱼出血性疾病和促进棉花生长都有意想不到的作用。

循着先辈的思路,70年代中期,杨国栋致力于扩展莨菪类药适应证的研究,他要把这类药的应用领域扩大到癫痫、类风湿关节炎、肩周炎等多种慢性病的治疗中去。但不尽人意的是,按常规剂量给药,其效果甚微。为什么东莨菪碱用于急救获得成功,而用于同是因微循环障碍局部缺氧而引起的上述这些慢性疾病疗效却很差呢?他开始怀疑是用药量不足造成的。为了掌握药物的最佳用量,杨国栋开始了自身试验。他曾一次采用莨菪浸膏片(是莨菪类药的一种)100片(当时的《药典》规定极量为5片),得出了“按药典规定的中毒剂量100倍服用,人体会产生幻觉,但无致命危险”的结论,开创了有别于常规用药方法的“莨菪疗法”,其核心是“莨菪化”。因为这类药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达到一定剂量后才显示效果,出现活跃微循环和体液免疫调节作用,同时伴有口干、瞑眩、面潮红、心率增快等现象,这并非是国外指的中毒现象,而是达到治愈疾病用药剂量的指标。这是对莨菪类药标准用药剂量的一个突破。

在此之后,杨国栋又集中精力从事莨菪药理作用的实验研究,发现其具有多种非M受体作用,如可调节多种神经体液因子,以及钙拮抗,抗氧化,膜保护和改善微循环等新的药理作用,提出了“信息—效应—能量”的微循环障碍发病学说,并用它阐述微循环障碍性疾病和某些疑难杂症的共同发病机理,从而为扩展莨菪类药物的适应证奠定了理论基础。初步统计其治疗范围涉及上百种疾病,较常用的有49种病证。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杨国栋明确提出“化”不是中毒,“莨菪化”是莨菪疗法的关键。“莨菪化”理论的提出,最终导致了药典的修改。1985年版《中国药典》关于莨菪类药的剂量改为“用于急性微循环障碍及有机磷中毒时,视病况决定用量”。

近年吸毒现象呈增长趋势,杨国栋又将莨菪类药研究瞄准了对吸毒病人的脱瘾治疗,成立了戒毒研究中心,以一种无痛苦,不成瘾的“杨氏1+1戒毒法”,为成千上万的吸毒者快速安全脱瘾。在短短的6年内完成了7000余例吸毒病人的脱瘾治疗,同时完成了20余项戒毒基础研究。他所主持的戒毒中心,已被原国家科委批准为国际戒毒培训基地,现已完成第一届4个国家的培训。最近戒毒中心又被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1999年度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成为全国唯一一家榜上有名的戒毒机构。

将莨菪类药物用于戒毒,得益于杨国栋教授30年来对莨菪类药物的深入研究和新的认识,也得益于早年参加华东中药麻醉协作研究的经验。80年代末,在我国被禁绝了30年的毒品又死灰复燃,卷土重来时,杨国栋胸怀一颗对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强烈责任感,开始把莨菪类药物研究方向指向毒品这个公害。他想,新一代戒毒药物的开发重点应是非成瘾性药物。由此他不禁想起70年代发现的1毫克东莨菪碱可以对抗20毫克吗啡造成的呼吸抑制。经过进一步研究后,他指出莨菪类药在抑制人体大脑皮层活动的同时,可以增进人体微循环,提高吸毒成瘾者的免疫功能,且东莨菪碱不具有成瘾性,因此不失为戒毒的一贴良药。于是他们在东莨菪碱静脉复合麻醉的基础上,率先开展东莨菪碱伍用氯丙嗪(即“杨氏1+1戒毒法”)治疗海洛因依赖,具有非成瘾性,病人无痛苦,控制戒断症状迅速,加速毒品排泄等优点,解决了目前戒毒方法与纳曲酮复吸预防联合的难题。别树一帜的“杨氏1+1戒毒法”于1992年5月通过了由浙江省科委和卫生厅组织的成果鉴定,并被推荐可以在自愿戒毒所和强制性戒毒所推广使用。

如今,杨国栋对海洛因成瘾又有了新的认识,他和一些学者倾向于药物成瘾是一种疾病,是一种以反复复吸为特征,与社会有关的一种慢性大脑疾病,治疗模式上应从社会、心理和医学三方面综合考虑,以制定适合病人个体的长期治疗方案,强调复吸预防和心理干预的重要性。他和其合作伙伴们正从海洛因成瘾神经元重塑的机理中寻找新的治疗方法。

现已跨入老年行列的杨国栋教授,对于本来要求就不多的他,却存有许多遗憾。他说,莨菪药是个宝,但现下还有很多人不知道;早在1992年就通过鉴定并被推荐可作为广泛使用的“杨氏1+1戒毒法”至今未能用来更好地为吸毒者解除病痛;年逾6旬的他还要四处奔走呼吁加强对自愿戒毒工作的领导……当记者问他最大的心愿是什么?他说:“人才培养是根本,青年人才不断脱颖而出,正是我们事业兴旺发达的象征。我特别希望有一批人能够继续发扬光大莨菪学的科研成果,就像当初我继承钱潮和祝寿河两位前辈的成果一样……”这是莨菪药物开拓者对新一代所寄于的厚望。希望青年人能像杨国栋教授那样,面对挑战和困境不气馁,面对成绩不固步自封,在新的世纪里为莨菪学研究造福人类做出新的贡献。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